經過長期的研究和鉆研之后,人們終于找的了尖銳濕疣的發病機制,根據發病情況,采取了對應的治療方法。下面,就讓權威的專家為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些關于尖銳濕疣的治療方法,以供大家學習和參考:
體液免疫研究方面,HPV抗原曾采用過提取的病毒顆粒、細菌表達的融合蛋白、合成多肽等,多數結果顯示宿主抗體主要針對殼粒蛋白L2。以最新的基因重組殼粒蛋白L1或L1L2抗原(VLPS)研究表明,HPV抗體有型特異性,陽性結果和疾病史強相關,抗體產生的速度很慢,滴度較低。一組新近感染HPV16的婦女,血清抗體陽轉平均時間近一年,平均滴度1∶100。血清抗體維持時間尚不明確,有報告尖銳濕疣型抗體可持續數十年。HPV的細胞免疫反應一直被認為在抑制病毒再活化和疣體消退中起重要作用,T細胞應答強度和疣體的發生、持續時間及消退相關。
近年研究發現,針對E6和E7的淋巴組織增生反應與皮損消退和HPV感染的清除有關;在宮頸癌婦女的外周血、引流淋巴結和癌組織中檢測到對應E4蛋白的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大量HPV疫苗接種動物實驗已證明,預防性接種病毒或基因重組殼粒蛋白L1、L2、E7、E6或E5可整體或部分保護宿主免受病毒攻擊,至少能加快排斥反應產生。目前,已見人體HPV疫苗I期和Ⅱ期臨床實驗報告,人們希望從基因重組E7、E6等蛋白中確定有效的治療性疫苗,拓展HPV相關疾病的治療。
干擾素具有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調節活性,已成為治療HPV感染,尤其是泛發和難治性尖銳濕疣的輔助用藥,有效率報告在40%~60%。影響療效的因素有:種類、劑量和療程、給藥途徑、患者細胞免疫活性(與皮損表現有關)、HPV型別。劑量相關的副作用限制了較大劑量系統給藥治療,現多采用損害內分區注射療法,尚無標準化方案。鑒于價格和給藥不便因素,治療對象常為其他方法失敗的患者。有作者認為損害內注射療法早期治療效果好,報告治療初發性尖銳濕疣(HPV6或HPV1L)有效率大于70%。
近年來,尖銳濕疣呈現出更為復雜的發病情況,人們常因為不太了解它的具體情況,從而忽略了及時的治療。因此,專家提示,早期的預防、及時的發現以及有效地治療是抵抗尖銳濕疣的常規方法,希望大家生活當中多加注意。
南京優嘉病毒疣醫學研究所(m.sitodruk92.net)提醒:網站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臨床診療依據!